农业机械学

“农业机械学”省级重点学科成立于1999年2月,2013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535”工程第二层次。“农业机械学”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是以粮食作物机械、经济作物机械、农机化发展战略为主要研究任务,共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1)东北地区田间作业机械化研究,(2)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研究,(3)东北地区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研究,(4)东北地区农机化发展战略研究。共有梯队人员62人,其中带头人1人,后备带头人1人,第三梯队成员5人,梯队成员55人。其中研究员级高工16人、高级工程师21人、工程师13人、助理工程师12人,硕士研究生17人、学士37人,高层次人才3人。

梯队成立至今,完成国家级项目子课题15项,制定国家标准2项,完成省部级项目17项,制定地方标准4项,完成地厅级项目9项,院级课题30余项;现有在研项目,国家级项目子课题4项,省部级项目4项,地厅级课题7项,院级课题8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20余项,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EI检索3三篇,中文核心期刊30余篇。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6项,省部级三等奖3项。

梯队成员积极参加技术咨询、服务和培训活动及各类研讨会、展览会,其中培训各类农技人员500多人次,在各类研讨会上作报告10多次,参加“三区”科技人才项目6人次,省级科技特派员8人次,市级科技特派员6人次。

院领导高度重视梯队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努力争取各方面支持,使本梯队基础能力显著提高。现建有农业农村部旱地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北方春玉米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黑龙江省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种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黑龙江省农机产品中试生产基地。多年来,我院通过积极努力,争取到了“农业农村部北方春玉米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建设,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

本梯队依托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社会影响力,引领黑龙江省播种机械、植保机械及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等领域的发展,十分注重向企业转化科研成果,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在哈尔滨沃尔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沃尔农装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德沃集团、黑龙江融拓北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黑龙江泰禾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转化落地。在高速精密播种领域大力投入科研人员和业务骨干,为我省实现粮食稳步增产提供机具保障。针对我省前几年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国外玉米播种机价格昂贵,农民购买能力低的突出问题,大力开展高速气吸式玉米精量播种技术和免耕精量播种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促进成果转化,在2年时间内就完成了各关键部件的试制、试验及生产考核,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包括高速精密气吸式排种器、播种单体仿形防堵技术、弹性柄式放拖堆施肥开沟技术、种肥播施监控报警技术等众多技术难题,为国内播种机提档升级创造了可靠的技术基础,最终在2008年实现了产业化,其中2BJQ系列高速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几年来累计生产了2000多台,2BQ系列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三年来累计生产了100多台,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6元。累计实现种植面积3150万亩以上,为农民节种、节肥、增产实现增收30亿元以上。在植保领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学,为作物病虫害防止及除草提供良好的喷药机,保证了作物的良好生长环境、提高粮食产量、减轻了粮食中农药残留和减少了环境污染。针对我省玉米生长后期玉米螟多发的现状,我院2012年申报了国家农业部948项目“超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引进与研究”,该项目的研学为我省在玉米螟防控上提供良好的机型。另外“3WF-1500/1800型喷杆式喷雾机成果转化中试”项目产业化后共生产3WF-1500/1800型喷杆式喷雾机200多台,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00多万元,用该机作业,由于采用气流辅助喷雾技术,减少了雾粒漂移损失,提高了农药利用率,通过实践验证,可节药20%~60%,节药12万kg,节省费用2000万。降低了农药用量,保护了农民施药作业安全。同时提高了粮食产量,减轻了粮食中农药残留,减少了环境污染。在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方面提供了国内最优秀的马铃薯播种机,为我省又一大粮食作物的安全生产提供机具保证。黑龙江德沃集团依托“马铃薯播种机机械式取种技术研究”项目及“两行马铃薯专用杀秧机械设计与优化”项目所研制的马铃薯播种机和收获机多年来销售各约1500台,实现销售收入1.8亿;为国家把马铃薯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机具保障,同时给农民带来了的增产增收,这两种机具多年来为农民马铃薯增产上增加收入近9亿元。在玉米收获领域,研发的鲜食玉米联合收获机,创新了低损摘穗、柔性无损输送和铰接转向无级变速技术,填补了我国在鲜食玉米收获方面的空白。已成功研制出4YX-5型鲜食玉米联合收获机和4YX-6型鲜食玉米联合收获机两种机型,可完成鲜食玉米摘穗、输送、集箱联合作业,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先进水平,补强了短板,替代了进口。2021年在兰西、望奎等地共计作业520亩,大垄割台作业1500多亩,作业效果良好,事迹在黑龙江新闻频道《帮忙》栏目组报道。2022年在绥化市青冈县完成了黑龙江省农科院的乡村振兴先行村建设项目,作业面积100余亩,得到了当地用户的认可;2台机器先后在克山县、依安县、逊克县进行推广作业,作业面积3200亩,作业效果、质量得到了用户的认可,2022年9月9日,黑龙江省卫视新闻以“一机在手,收获无忧”对“4YX-5/6型鲜食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了宣传报道。

梯队带头人:

孙士明,男,1990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历任院田间机械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副院长。现任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农业农村部旱地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耕作机械分会副主任,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该同志长期从事农业机械研究推广工作,取得26项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推广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项。获国家专利25项。发表论文37篇。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个。参加编写著作4部。

2001年获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2002年获黑龙江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和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省农委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6年获第三届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2007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8年获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建院五十周年贡献荣誉奖十佳人物,2012年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梯队后备带头人:

谢宇峰,男,1997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同年到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2013年9月晋升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该同志2013年担任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农业机械学”后备带头人,积极配合带头人做好梯队建设工作,使该梯队建设成为“535”第二层次领军人才梯队;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和参加了15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和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撰写论文10篇,均为第一作者;所获得的成果和专利均用于产业化和农业生产中,主持设计的气吸式大豆双条、玉米单条通用排种器已生产2万多套;参加设计的为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2BJQ系列气吸式精量播种施肥机从2008年至今生产销售2100多台套。

自动化应用技术

“自动化应用技术”领军人才梯队(以下简称梯队)于2008年3月成立,梯队现有人员33人,其中:正高级9人,硕士以上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梯队围绕我省“粮食作物提质增产”与“寒区畜禽优质高效养殖”目标,主要从事种植业与养殖业智能装备、精准农业装备、农机试验检测设备、农业测试仪器、农业机器人、农业物联网与大数据、农机传感器与控制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

近年来,梯队承担并完成国家省市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获得首届中国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发明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

梯队推广各种农机试验设备、设施工程装备、畜牧工程装备等共3000多台套,产值2000多万元。为提升农业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研发的高适应性电子挤奶脉动器系统和挤奶计量装置,突破了材质国产化难题,具有电压适应性强、性能可靠的特点,填补国内空白,价格只有国外同类进口产品的30%左右,打破了我国脉动器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产品销往黑龙江、内蒙、河北、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广东等地,并在黑龙江富裕光明、黑龙江摇篮、飞鹤、完达山、龙丹、贝因美、蒙牛、伊利、金丝猴等大型乳企的下属奶站获得应用,推广2万余套,有效促进了我国机械化挤奶装备的普及,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梯队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检测、控制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结合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率先研究开发出一整套新一代农机试验检测装备产品,并深受用户好评,市场需求旺盛。自主研制的计算机视觉排种试验台适用于各种形式排种器的性能检测,推广到中国农大、西北农林大学、东北农大、八一农大、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中国农机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新疆兵团科学院等全国50余家单位,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外,开发的全液压四驱土槽试验车、全电四驱土槽试验车、喷雾综合性能试验台、收获清选试验台、纵轴流脱粒试验台、高速插秧机试验台、磁吸育苗播种试验台、液态施肥试验台、农机动力学参数通用遥测仪、奶牛奶羊挤奶机脉动性能测试仪、深松耕层断面测试仪、方草捆打捆压缩性能试验台等,也广泛应用于中国农大、西北农林大学、吉林农大、江苏大学、内蒙农大、八一农大等20余家单位。为全国新型农机装备的科研、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保障。

创新研发的播种质量监视系统,实时监视漏播情况和各行播量均匀性,发出声光报警,应用于我省农机合作社和垦区生产的大型精密播种机上。

梯队带头人:

蔡晓华,男,1968年2月出生,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动化应用技术”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农机化信息化专业组专家。以第一贡献人获中国农业机械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技术发明三等奖各1项及省农业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副主持(第二人)国家支撑计划课题2项、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主持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项目任务、农业部948项目、省重大攻关项目课题和省属科院院所科研业务费B类研发项目各1项,主持制订国家标准1项,副主持制订工信部行业标准1项。主持研制出国内首台挤奶机器人样机。主持研发转化推广我国新一代农机试验检测系列装备、高适应性电子挤奶脉动器、智能化小区精密播种机和多种粮食水分检测仪器。

梯队后备带头人:

吴泽全1977年9月生,工程硕士。现任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农业装备智能化研究所所长,农业推广研究员,省级领军人才梯队“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后备带头人,省农业机械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农机学会人工智能分会委员、中国农机学会畜牧机械分会委员、中国农机学会现代物理农业工程分会委员。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农机装备智能化、畜牧智能养殖、农业与农机检测、农业物联网、农业机器人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5项、行业标准1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3名),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第4名),中国农业机械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第2名),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第1名)。获授权国家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发表主要学术论文20篇。

畜牧机械化

畜牧机械化省级领军人才梯队于2012年12月由黑龙江省人社厅批准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设立,钱晓辉和刘希锋分别为技术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梯队现有成员30人,其中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8人,高级工程师9人,工程师10人,助理工程师3人。梯队成员中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17人,占比56.7%;拥有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农业部饲料与养殖工程创新专业组成员1人,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畜牧机械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省农科院农科青年英才1人。

主要工作任务是为本专业持续发展做好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夯实科研基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承担省及国家各级科研课题,解决行业发展共性技术难题。

主要科研方向包括畜禽健康饲养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牧草收获与饲料加工机械;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及装备和现代化智能温室与智能化畜禽舍研发等。畜牧机械化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将努力提高专业梯队研究水平,推动畜牧业现代装备技术创新。

近五年来,“畜牧机械化”专业带头人梯队发表论文39篇(其中SCI论文4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有21项课题通过结题或验收,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子课题2项、地厅级课题15项、其它课题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4件、实用新型专利24件;在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1项、地厅级课题5项。

梯队带头人:

钱晓辉,男,1964年4月生人,中共党员,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从事设施畜牧业、奶牛饲养机械化、饲草料收获加工与贮藏机械化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先后兼职农业部饲料与养殖工程创新专业组成员,中国草学会草业机械委员会理事,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常务理事,在畜牧机械和设施农业工程技术领域有深入研究和学术影响。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国际专利3项),出版论著1本,发表主要学术论文11篇。

梯队后备带头人:

刘希锋,男, 1974年9月生人,中共党员,工程硕士,研究员,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畜牧业机械化研究所所长,2014年获省政府特殊津贴和中国农机学会青年科技奖,2019年被评为省农科院农科青年英才。主要从事奶牛健康养殖、饲草饲料加工与饲喂机械化、畜禽粪污处理与堆肥还田等相关技术装备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先后兼职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畜牧机械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省农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主任专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7项,获国家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主要论文2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国际专利2项。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学科梯队成立于1999年,2013年被批准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是国内唯一一家省级专业研究团队,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充分利用本梯队优势并结合我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把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重点放在种子加工及粮食处理(安全贮藏)2个科研方向,并且每年又会根据国内实际需求情况及现场调研的结论来确定并调整具体的科研开发重点。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梯队主要承担国家、省、部委下达的种子加工机械、粮食处理设备的研究课题和技术开发推广;为政府部门对行业的管理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起草修订和制订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标准和技术规程。对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及我省大宗农产品和地域特色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应用国内外有关新能源、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方面的先进技术,积极扩展本学科领域的研究。

梯队核心成员由带头人、后备带头人各1人构成。第三梯队成员构成则由3名技术骨干作为本单位梯队带头人分别负责种子加工机械化、农产品综合利用、粮油产品贮藏与加工机械化3个专业的研发工作。其他梯队成员共由19名科研人员构成。

梯队带头人:

孙鹏,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9月出生,1992年7月毕业于东北农学院、机械设计专业。现从事农业工程专业,研究员(三级),2012年12月任梯队带头人,现任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佳木斯分院副院长。主持已完成的科研成果包括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国家标准2项、工信部行业标准3项;主持科研成果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佳木斯市人民政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主编完成高职高专教材3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20篇;进入农机补贴目录设备1个,省级以上农机工程推广项目25项。

梯队后备带头人:

陈武东,男,汉族,1972年9月生,佳木斯市人,201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8月参加工作,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工学学士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正高级农艺师。现任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佳木斯分院种子加工机械化研究所所长,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后备带头人,省级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科技人员专项计划服务承担者,2020年获得省农科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省人社厅脱贫攻坚专项个人嘉奖奖励,2022年获得佳木斯市首届“三江英才”荣誉称号,二次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其它梯队